定律,就是客观存在的固定规律,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,违背了(硬是对着干)就要吃苦头。
定律,有自然科学定律(如能量守恒定律)和社会科学定律(如零和定律)两大类。我们来谈谈后者,从好几十个社会定律中选出最常见的十个来,科普科普:

零和定律:
又称利弊定律、福祸定律。也就是俗话说的“有一利必有一弊”或者“福兮祸兮(祸兮福所依,福兮祸所伏)”或者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或者“天上掉下馅饼,何尝不是陷阱”或者“老天爷不会将好事都给了你一个人”或者“上帝开窗即关门”……
表达的方式很多,都是同一个意思,即利和弊是零和的,有好处就有坏处。所以你不要想着总能获利、总赢不输哦!
二八定律:
又称帕累托定律、20/80概率分布法则。比较权威的表述是:少部分的原因(约20%)决定着大部分的结果(约80%)。或者这么举例:抽样100个数据,其中约20个数据决定着最终结论,其余80个数据无关紧要。
这说明了什么呢?说明世界(或社会)是由少数人(精英)掌握着的,不是人人的权重都一样。据统计,大约80%的社会财富,集中在大约20%的人手里,并非偶然所致,那是因为少部分人的智商更高,而更善于创造财富哦!
木桶定律:
又称短板定律。即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,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桶板有多高。
现实中的例子有很多:如一项工程最终完成不了,只是由某项缺陷引起的;又如某男生的各方面条件几乎都很优秀,就是因为有个头矮小这个硬伤,导致久久娶不上媳妇。

墨菲定律:
简单的说,就是“怕什么来什么”。准确的定义是:当某件事情有变坏的可能,很不希望发生,却最终发生了。也就是出现坏事的几率很大。
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呢?这是因为世界万物万事,变坏容易变好难。打个比方,有一个变好的可能,就有十个变坏的可能。这其实要由“熵增”原因来解释,即世界更易变得散乱无序。
因果定律:
也叫相报定律。我们常说的“善有善报、恶有恶报”就是这个定律的最好表达。
所以一定要相信“有因必有果”和“善恶终有报”。你常做好事善事,老天最终不会亏待你;你老做坏事恶事,则最终逃不脱惩罚!真真是“人在做,天在看”。
备份定律:
也叫备胎定律或退路定律。就是凡事都要留有后路或退路,不能孤注一掷去做。
如打仗的时候要留有预备队,以便战事吃紧时能压上去改变战局;谈恋爱的时候存有“备胎”,以便一个谈不成立刻换上另一个…… 这都是留有后路的聪明做法。
止损定律:
即:做某件事情的时候,发现苗头不对,要及时退出止损,不能一条道走到黑。
这可是一条重要的处世法则。不懂得适可而止的人,只知道莽撞莽冲,结果亏得一塌糊涂。聪明人或滑头人,早都见势不妙溜了。

苹果定律:
又叫正确选择定律、利益最大化定律。产生自一种常见现象:如果有一堆苹果,有的已开始腐烂,则很多人总是先去吃烂的,最终会尽吃烂苹果、吃不到好苹果。
正确的做法是:将烂苹果扔掉,只吃好的,结果便利益最大化──吃到的都是好的,更有利于健康。所以我们凡事都要考虑清楚最终结果是什么?去选择那个最有利于自己的做法。
手表定律:
又叫矛盾选择定律。说的是当你只有一块手表时,能明确获知现在的时间;而当你手头有两块手表且走时又不同的时候,便陷入了选择困境,到底相信哪块表的呢?
世界上常存在这种现象:做事的你,面临着两套标准,或者两个同时领导你的头儿,反倒会无所适从,很易犯错。所以必须极力避免这样的局面出现!
乌鸦定律:
又称自身难容定律或原罪定律。起自这样一种现象:大家都不喜欢乌鸦,是因为它的叫声难听,以及它那漆黑无华的羽毛。
这个“过错”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(天生的乌鸦不能故意为之),但人们就是据此而讨厌。所以有些天生短板的人,要知道自己的短板痛点所在,去发挥别的方面的长处来弥补,而不是怨天尤人光怪罪别个。
━━━━━━━━